10月25日,投資12.5億元,包括55個子項目的“銅冶煉節(jié)能降耗技術改造”項目在金川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竣工,世界首座銅合成熔煉爐同時建成。這一項目使得該公司銅冶煉綜合能耗下降65%,硫利用率達到98.75%,銅冶煉金屬回收率大幅提高。
金川集團有限公司是我國*大的鎳、鈷、鉑族貴金屬生產企業(yè)和北方地區(qū)*大的銅生產企業(yè),因公司而設立的金昌市被譽為中國的“鎳都”。近年來,該公司加大了科技創(chuàng)新和技術改造的資金投入,僅“十五”期間,就累計投入資金7億元,開展了200多項科研項目攻關,投入40億元資金進行技術改造。
一大批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已經或正在生產實踐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如今,金川公司已經成為我國*大的鎳鈷生產企業(yè)和鉑族金屬提煉中心,鎳和鉑族金屬產量均占中國的90%以上。公司業(yè)務遍及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供不應求。
伴隨著科技創(chuàng)新和國際化經營,金川公司提前兩年實現了“十五”發(fā)展目標,2005年預計實現營業(yè)收入超過180億元、利稅總額可達35億元。
金川公司緊緊瞄準世界*搞創(chuàng)新,掌握了世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采選冶工藝技術。該公司先后研發(fā)了高地應力礦巖破碎條件下的高強度高回收率機械化坑采技術、國內規(guī)模*大的全氯化高品質電解鈷生產技術,建立了以其為代表的、以50余項自主創(chuàng)新的專用技術為支撐的核心技術體系。*的裝備和位居世界前列的綜合技術實力使該公司的鎳鈷等主要產品質量跨入了世界*水平。
今年9月,該公司建設的53萬噸硫酸系統(tǒng)正式投產。它是目前國內煙氣制酸行業(yè)*大、工藝*先進的單系列生產裝置,擁有干洗塔等多項世界之*,整個系統(tǒng)采用專利技術在同行業(yè)*多,被國際業(yè)內專家稱為“世界*,堪稱藝術品之作”。
近年來,金川公司已經與國內50多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開展了廣泛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先后制定出臺了“項目負責人管理辦法”、“科技進步獎勵辦法”等鼓勵科技人員自主創(chuàng)新的管理制度。2000年以來,公司累計表彰科技進步獎項目56項,獎勵金額為807萬元。截至目前,金川公司已取得重大科技成果260余項,用于生產實踐的有160項;在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的185項中,就有14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金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李永軍告訴記者,“十一五”首批重點項目———投資11.8億元,包括58個子項目的“20萬噸銅電解工程”和“日處理1.4萬噸礦量的選礦擴能技術改造”已經開工。“20萬噸銅電解工程”項目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聯(lián)動機組將打破外國市場壟斷;生產線建成后,不僅能使陰極銅的生產能力翻一番,黃金、白銀等貴金屬產量也將全部翻番。
編后
創(chuàng)新須有高起點
創(chuàng)新必須加大投入,重視發(fā)揮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但更重要的是必須瞄準世界*。金川人說,“技術改造達不到國內國際先進水平,我們不干;工藝創(chuàng)新如果不能使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向世界先進水平看齊,我們不干;開發(fā)的新產品假如不能在世界其他國家銷售,我們也不干!
自主創(chuàng)新,只有敢于以世界先進水平為參照系,才能不斷取得*的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體系,打造出*的先進企業(yè)。金川公司自主創(chuàng)新的實踐給人以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