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百度放出AI新基建版圖,秀出了其在百度大腦、飛槳、智能云、芯片、數據中心等在內的新型AI技術基礎設施上的積累。其中,在智能制造領域占據C位的正是來自常州的精研科技。這家低調務實的隱形冠軍企業(yè)為何能得到百度的青睞,*人工智能質檢技術?
疫情期間大顯身手。2月10日播出的央視《新聞聯(lián)播》——“智能經濟按下快進鍵”,聚焦精研科技運用人工智能質檢技術。借助百度與微億智造聯(lián)合打造的智能質檢設備,精研科技解決了疫情期間工人無法復工情況下的生產難題,十臺無人值守的智能化檢測設備24小時工作,比人工檢測效率提升近10倍。“保守估計僅在中國每年需要約200萬以上的質檢工人,這是每年千億級規(guī)模的人力投入。”董事長王明喜表示,外觀檢測一直是制造業(yè)的痛點。精研科技和百度智能云、微億智造團隊合作,通過百度的人工智能技術,設計出了“外觀缺陷視覺檢測設備”。利用高速照相機對產品的不同位置拍照,拍照后機器會對照片進行*識別,把有缺陷的零件挑出來。一臺機器可以準確檢測出一個產品上6個面不同位置的33種缺陷,1小時可以檢測3000個零件,一個人可以看3臺機器,相當于1小時可以檢測9000個零件,效率遠遠高于人工的每小時2000個。
隨著5G時代的到來,智能手機的換機需求漸起,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產品的推陳出新,正不斷推動著消費電子產業(yè)快速增長,從而給精研科技主要產品MIM(金屬注射成形)市場帶來了更多的發(fā)展空間。
“憑借優(yōu)良的產品質量和快速反應的服務體系,產品應用于多款知名消費電子品牌以及長城、本田、上汽通用等國內外知名汽車品牌。”王明喜在接受采訪時說,持續(xù)不斷進行市場開拓,不斷進行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探索和研發(fā),提高自身的產品和服務競爭力。
伴隨著智能手機輕薄化、高功耗的趨勢,智能手機散熱需求持續(xù)增加,散熱已成為制約智能手機性能提升的重要因素。精研科技還在積極拓展布局精密傳動和散熱板塊。
由信息化向數字化轉型。王明喜說,通過進一步加大對數字化基礎建設的投入,推動AI人工智能裝備在公司的深度應用;通過數字化打破企業(yè)邊界、商業(yè)邊界、區(qū)域邊界進一步推動全產業(yè)鏈的連接;同時積極與科研院校合作研究工業(yè)互聯(lián)網如何在企業(yè)應用場景落地。構建設備物聯(lián)體系,打造設備數字孿生系統(tǒng),使得核心設備運行數據可以連接到內部網,進而實現(xiàn)生產要素連接。建設數據傳輸管道與數據存儲中心解決數據上不來、數據存不了、數據如何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