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特斯拉 Model 3 的零部件數(shù)量由燃油車的 3 萬個下降至 1 萬個,但仍具有復雜而綿長的供應鏈體系,涉及汽車、電子、電氣、化工等多個行業(yè),在國內外擁有眾多的供應商。隨著特斯拉的快速發(fā)展,特別是上海Giga 3工廠的建成及國產特斯拉汽車的量產,也為進入其供應鏈的國內上市公司提供了增長機會。
2018 年德國雜志《WirtschaftsWoche》曾采訪了一家工程公司,后者在二手市場上購買了 Model 3,并對其展開拆解。他們認為這款汽車的物料及物流成本約為 1.8 萬美元,勞動力成本約為 1 萬美元,所以總成本大約為 2.8 萬美元。因此暫且就以 1.8 萬美元作為特斯拉 Model 3 的零部件總成本。
在 Model 3 的整體價值量中,三電系統(tǒng)成本*高,而其中又以電池系統(tǒng)占比*大,按標準續(xù)航版帶電 60kWh 計算,特斯拉*新的度電成本約為 111 美元/kWh(UBS 數(shù)據(jù)),則電池包成本高達 6660 美元,占總零部件成本的 37%。
在電池系統(tǒng)方面,目前特斯拉主要采用松下和 LG 化學供應的動力電池。國內上市公司中,旭升股份供應電池組外殼、箱體、冷卻系統(tǒng)組件等產品,華域汽車供應電池盒等產品。
在電驅動系統(tǒng)方面,電機控制器由特斯拉自供,國內上市中旭升股份供應變速箱箱體、變速箱懸掛、電動機端蓋、電動機殼體等產品;東睦股份供應逆變器粉末冶金零件等;中科三環(huán)供應釹鐵硼磁體產品。
熱管理系統(tǒng)方面,國外供應商主要包括德納、高華公司等。國內公司中,三花智控為特斯拉供應膨脹閥、水冷板等熱管理產品。
在汽車電子部分,國外供應商主要包括特斯拉(自供Autopilot系統(tǒng))、 Mobileye(攝像頭)、聯(lián)創(chuàng)電子(車載鏡頭)、德爾福、法雷奧(毫米波雷達)、博世(供應ABS系統(tǒng))等。國內上市公司中,均勝電子主要供應人機交互產品 HMI,四維圖新為特斯拉*導航地圖供應商,長信科技供應中控屏模組產品。
在車身系統(tǒng)部分,國外供應商包括 Lotus 等。國內上市公司中,華域汽車供應車身分拼總成件、側圍、后蓋模具等產品;天汽模提供模具開發(fā)制造服務;宜安科技供應液態(tài)金屬汽車門鎖扣等產品;文燦股份供應鋁合金車身結構件等產品。
在內外飾系統(tǒng)領域,國外供應商主要包括麥格納、海拉、摩提馬蒂、旭硝子、漢拿偉世通等。國內上市公司中,華域汽車供應座椅整椅、保險杠等產品;岱美股份供應遮陽板等產品;均勝電子供應駕駛員安全氣囊、方向盤等汽車安全系統(tǒng)產品;寧波華翔供應飾條等產品。
在底盤系統(tǒng)方面,國外供應商主要包括博世、大陸集團、米其林、蒂森克虜伯等。國內上市公司中,拓普集團為特斯拉供應輕量化鋁合金底盤結構件、大型車身結構件等產品;保隆科技供應 TPMS 產品;廣東鴻圖供應支架類產品。